目前分類:電腦和網際網路 (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這個時髦的名詞被用來統稱第二代互聯網技術和服務。當然,盡管諸多企業都有意無意地用Web2.0來粉飾自己,Web2.0還是有其鮮明的特徵:
相比第一代互聯網(Web1.0)時代的網站提供內容和服務、個人使用的方式,第二代互聯網中用戶不光是使用者,而且同時提供內容和服務。因此,如果說Web1.0時代更多的是“人機對話”,那麼,Web2.0更強調人和人的交流和溝通,為此,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擁有一個或多個網絡身份(ID)。正是鑒于這一趨勢,在某些國家和地區(例如韓國),網絡實名制的呼聲越來越高。

James-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以電信行業為例, 最老的模式是: 誰建造了通向家庭的電話線, 誰就控制了這個家庭的電話服務權。用戶別無選擇, 衹能向電話公司申請使用電話服務, 所以你從來沒有看到過電話公司打廣告, 因為你必須用他的服務, 這是沒有什么商量的, WEB1.0 來了, 就是那些買IP電話机的公司, 他們价格便宜些, 多數還讓你送一個硬件适配器, 但為了得到好一點的价格, 你仍要和他們簽定長期合約, 還有一些雜七雜八衹對服務商有利的條款, 用戶還是要被鎖定, 很不爽。現在WEB2.0來了, 就是像Vbuzzer這樣的公司, 价格极便宜, 一分鐘一美分打到中國等20個國家, $7.99 包月任打美國, 免費注冊, 免費試打30分鐘國際長途。為得到這個服務用戶根本不需要簽約一年兩年, 或者支付激活費等等。想用就注冊, 測試滿意了再交錢, 不滿意了就停止使用。一切都是用戶說了算。据說, 這就是WEB2.0,WEB2.0代表了自由。當然這是采用WEB2.0人士的分類法, 真正做事的公司, 無論是SKYPE還是Vbuzzer, 都沒有自稱是WEB2.0應用。

James-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